国际灸法大会
点击图片上方国际灸法大会,订阅
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灸疗师表示,中医学认为,本病的发生原因有外受寒湿,化生湿热;饮食不节,情志郁结,湿热内生;房室不节与不洁:《素间·阴阳别论》中说:“三阳为病,发寒热,下为痈肿。”三阳即太阳。本病归结于膀胱湿热下注蕴结而致。上述三种病因致病,并非孤立,往往交互错杂,外感寒湿,与内生湿热合邪,败精瘀血结滞,又是发病的重要条件。故临证求因,不可偏废。
现代医学认为,睾丸炎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。睾丸本身很少发生细菌性感染,由于睾丸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应,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强。细菌性睾丸炎大多数是由于邻近的附睾发炎引起,所以又称为附睾一睾丸炎。流行性腮腺炎、感冒、伤寒、丝虫病等病原体经血行传播,或大肠杆菌经输精管感染,均有可能导致睾丸的非化脓性炎症;而葡萄球菌、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睾丸炎,则为化脓性炎症。
1.湿热下注型
(1)症状表现:突然睾丸肿大,疼痛,有下坠感,伴有恶寒、发热、恶心、头痛等全身症状。甚则阴囊内疼痛向下腹部及大腿部放散。检查多见一侧阴囊红肿光亮,睾丸大,质坚硬,并有明显压痛和触痛。大便干结,小便黄赤,舌苔薄黄或黄腻。
(2)灸疗原则:清热利湿。主要取足厥阴、足太阴、足阳明、足少阴和任脉经穴。
(3)灸疗处方:行间、中极、归来、阴陵泉、涌泉。
(4)随症加穴:①畏寒发热者,加阳池,合谷;②睾丸肿痛者,加太冲、阿是穴、华佗。
(5)灸疗方法:
①艾炷着肤灸:每穴灸3~5壮,艾炷如黄豆大,每日灸治1次,7~10次为1疗程。
②艾炷隔蒜灸:每穴灸3~5壮,或灸至蒜片呈黄色为度,艾炷如黄豆大,每日灸治1次,3~5次为1疗程。
③蓖麻子仁敷灸:取蓖麻子仁(去皮)10枚,捣如膏状,敷贴于涌泉穴,左侧患病贴于右侧穴位,右侧患病贴于左侧穴位,上盖油纸或纱布,胶布固定即可。每日敷灸1~2次,每次敷贴12小时。
④青黄散敷灸:大青叶30g,大黄30g,芒硝30g,冰片3g。上药共为细末,加入适量蜂蜜,调匀备用。将上药外敷于患处。并用纱布块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3天为1疗程。
2.寒凝肝脉型
(1)症状表现:一侧睾丸肿大,按之坚硬,有压痛,有下坠感,伴有恶寒,发热,舌苔白腻,脉弦迟或弦滑。
(2)灸疗原则:温经散寒。主要取足厥阴、足太阴、任脉和有关奇穴为主。
(3)灸疗处方:大敦、三阴交、三角灸、神阙、关元、阿是穴。
(4)随症加穴:①肿痛者,加冲门、交仪;②恶寒发热者,加风池、大椎;③胸闷气逆者,加内太冲。
(5)灸疗方法:
①艾条温和灸:每穴灸10~15分钟,每日灸治1次,5~7次为1疗程。以灸至局部温热红润为度。
②艾条隔葱灸:取葱白适量,捣如泥膏状,纳入脐窝,与脐平,每次施灸10~20分钟,每日灸治1次,5次为1疗程。
③艾炷隔葱灸:取葱白适量,捣如泥膏状,纳入脐窝,与脐平,上置艾炷灸之,每次施灸3~5壮,每日灸治1次,5次为1疗程。
④艾炷隔附子灸:取白附子适量,研为细末,酒调如糊膏状,纳入脐窝(神阙),与脐平,上置艾炷灸之,每次施灸3~5壮,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,5次为1疗程。
⑤穴位敷灸:选阿是穴。取肥大老生姜,用清水洗净,横切成约0.2cm厚的均匀薄片,每次用6~10片外敷于患侧阴囊,盖上纱布,兜起阴囊,每日更换1~2次,至痊愈为止。
⑥生大黄散敷灸:生大黄、大枣(去核)、鲜生姜(去皮)各60g,诸药共捣如泥,敷贴肾囊,布包,1日1换。
(6)方义说明: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。取足厥阴经之井穴大敦灸之以疏通肝脉、温经散寒;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,取而灸之以疏调肝、脾、肾三经之经气而起温经散寒之功;三角灸是治疗疝气的经验效穴;取神阙灸之,以温中散寒;取关元灸之以温补下元。如此诸穴合用,标本兼顾,共奏温经散寒之效,则子痈之疾自可痊愈。
郑重声明:内容选自《中国灸法大全》(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主编)如需转载请联系告知取得同意后方能转载否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!
大医堂艾灸培训开课公告:
1、大医堂灸疗师培训班:国家人社部唯一指定灸疗师教学机构——大医堂!自年起,灸疗师培训班每月1—15日开课!学习完成后经考核通过可颁发
2、大医堂长蛇灸培训:药物铺灸疗法辨证施治与临床实操,每月16-19日开课!
3、统一客服:--
咨询
私人
大医堂师资班培训: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