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京大妈有话说》陪伴您第天
名称相近的药,功效却有天壤之别。千万小心!这些药名一字之差,有的吃错会要命!
药名一字之差,功效却不同
1感冒清热胶囊VS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热胶囊的功效是疏风散寒、解表清热,常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、恶寒身痛、鼻流清涕、咳嗽咽干。
感冒清胶囊属于中西药复方制剂,功效为疏风解表、清热解毒,常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、头痛、鼻塞流涕、喷嚏、咽喉肿痛、全身酸痛等症。
总的来说,感冒清热胶囊侧重于治疗风寒感冒,而感冒清胶囊侧重于治疗风热感冒。
2感冒清热颗粒VS感冒退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处方中配有大量的辛温解表药和清热药,以发散风寒为主,兼能清解郁热,宜用于治疗外感风寒、内有蕴热的感冒。
感冒退热颗粒处方中没有发汗解表药,均为清热解毒药,专功清热解毒、利咽消肿,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、急性扁桃体炎、咽喉炎等。风寒感冒者不适用。
3温胃舒颗粒VS养胃舒颗粒温胃舒的组成为党参、附子、黄芪、肉桂、山药、肉苁蓉、白术(炒)、山楂、乌梅、砂仁、陈皮、补骨脂,功效温胃止痛,用于慢性胃炎、胃脘凉痛、饮食生冷导致的胃痛等情况。
而养胃舒的组成为党参、陈皮、黄精、山药、玄参、乌梅、山楂、北沙参、干姜、菟丝子、白术,功效滋阴养胃,用于慢性胃炎、胃脘灼热、隐隐作痛。
4丹参片VS丹参酮胶囊丹参片由一味丹参组成,功效为活血化瘀。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,症见胸部疼痛、痛处固定、舌质紫暗;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神不宁。
丹参酮胶囊也由一味药——丹参乙醇提取物组成,功效为抗菌消炎。用于痤疮、扁桃腺炎、外耳道炎、疖、痈、外伤感染、烧伤感染、乳腺炎、蜂窝组织炎,骨髓炎等。
总结一句话:丹参片适用于血瘀症患者,而丹参酮胶囊用于治疗炎症。
5小活络丸VS大活络丸小活络丸功效为祛寒活络、行血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留滞经络引起肢体筋脉拘挛疼痛,或经络间有湿痰、瘀血,而见腿、背间有一、二点作痛,或痹病日久、手足肌肉麻木不仁等症。
大活络丸功效为祛风止痛、除湿豁痰、舒筋活络。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、足痿麻痹、筋脉拘急、腰腿疼痛及跌仆损伤、行走不便。
6人参归脾丸VS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均有健脾补气功效。
人参归脾丸,益气补血、健脾养心,用于气血不足、心悸、失眠、食少乏力、面色萎黄、月经量少、色淡。
人参健脾丸为补益剂,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功效,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、脘闷嘈杂、恶心呕吐、腹痛便溏、不思饮食、体弱倦怠。
看似药效相似,其实相斥
有的人看到一些药效很相似的字眼,因为分不清药效,就干脆一起吃。这样也很危险。因为个别药物会产生“相斥”的作用。
1
散风寒VS疏风热中医认为,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等。一般而言,两类药物不能相互替代,也不宜联用,否则可能因为“寒热相斥”而让症状加重,或延缓感冒恢复。
风热感冒以头痛、咽喉肿痛、发热急重、咳嗽、痰黏或黄、鼻塞流黄涕、口渴等热性症状为主,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药物,如桑菊感冒颗粒、双黄连口服液、莲花清瘟胶囊等。
风寒感冒以打喷嚏、流清涕、头痛、身痛、怕冷、咳嗽、吐稀白痰等寒性症状为主,宜服用具有疏风散寒功效的药物,如感冒清热颗粒、表实感冒颗粒、九味羌活丸等更为有效。
小提示:感冒病情变化快,最初的风寒感冒也有可能很快入里化热,出现热证表现,这时就需要调整用药。用药前,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。
2
温中止泻VS清热止泻腹泻常分为虚寒型腹泻和湿热型腹泻等证型。治疗上,应分清病证后用药。
虚寒型腹泻的患者常出现腹痛、腹泻,且大便清稀,同时肚子发凉、发胀,时常伴头晕、胸闷等症状,治疗时采用具有温中止泻功效的药物,如附子理中丸、温胃舒颗粒等。
湿热型腹泻的患者常出现大便黏稠或伴有黏液,肛门有痛灼感,时常有口苦、口中发黏等症状,治疗则需要采用清热止泻的方法,患者可服用香连丸等药。
如果擅自将清热止泻与温中止泻的药物联用,会“火上浇油”,影响病情。
3
温燥化痰VS清热化痰痰多、咳嗽,是不少人都会遇到的问题。大家在止咳前可以先看痰。
急支糖浆、强力枇杷露、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清热化痰的药物,多用于治疗咳嗽伴有黄痰的。
通宣理肺丸、橘红痰咳液、杏苏止咳糖浆等温燥化痰的药,用于治疗咳嗽伴白痰的较多。
如需商务合作,请联系
论语天下赞赏
当前时间: